TweedyNateholic

一期一会

在水一方

——关于《蒹葭》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!
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
借用了一个颇为人熟知的题目,写一些关于《蒹葭》的个人感受。在正文之前,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,借此开篇。

深秋,露水凝结成霜,碧色苍苍的芦苇在寒冷的空气中随风摆荡。对岸女子模糊的身影在河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柔美,她身着一袭白衣游走在摆荡的芦苇间,好似在寻找什么。我痴痴的停下脚步,用目光追寻她的影踪。白雾渺渺,明明只是隔了一河之遥,她却显得那样不可接近,仿佛随时就要消失一般。我想逆流而上,那道路太过漫长险阻,又如何可得?顺流而下苦苦寻觅,她却似乎出现在水的中央。不知何处去寻,她的倩影始终在我的心头,挥之不去。我魂牵梦绕的人啊,你究竟是在何方?

提起《诗经》,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过于艰涩难懂的古语,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。然而诗经的句子并不都那样晦涩,更多的句子正如它的本来面目——民歌,是天然美好的吟唱,字字句句都能牵动我们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,令人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应和。

就像《蒹葭》,更多时候想要唤起人们的记忆,只需要提起琼瑶剧的主题曲之一《在水一方》,往往就会听到恍然大悟的感叹。尽管《在水一方》的歌词经过改编并不能完全再现《蒹葭》所包含的字句之美,但也足以说明,通过变化的方式,即使相隔千年,我们依然能够领略些许古语的魅力,从而发现更多关于《诗经》的优美。

《蒹葭》是直白的,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。男子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远远凝望着心目中的佳人,想要追寻却苦于距离,无奈而惆怅,又不敢也不愿大声呼喊,生怕惊扰了眼前安静怡人的图景,在这两难之间,人们仿佛也成为了这个男子,驻足凝视那芦苇中翩然行走的女子,在苍苍的芦苇与渺渺的白雾间忘记了呼吸,不觉已是千年。

换一个角度来看,也正是这种不敢触碰的距离感成就了女子流传千年的“伊人”之名吧?倘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现代,相隔一河,男子只怕早已看惯了各式美女而无所触动,也更不会有日日思君而不见的惆怅了。

似乎蒹葭总是与这种惆怅凄清的氛围相连的,无论是在水一方的绵绵相思,还是厚重深沉的“故垒萧萧芦荻秋”都伴随着一种远远的疏离感。因为距离而产生相思,继而追随,心心念念的伊人显得更加无处追寻却又近在眼前,捉摸不定的距离不仅不会令人生厌,反而让人感到深秋渐凉的气息,以及男子内心忽而茫然忽而明朗的心境,共同组成了《蒹葭》矛盾中的喜悲,印象中的苍苍芦苇也就从此生动鲜活起来,停留在心间最纯净的角落。

“苍苍”是青,“白露”与之相衬 ,清冷的季节感跃然纸上。岸边景致如此铺设似乎正是透着隐约的期待,如画之景怎能没有“伊人”?几度反复后的“宛在”是巧妙的,十分喜欢“宛”字,轻巧的一笔带过,既没有交待佳人是真的又出现了,也没有说明她消失了,朦胧间留下大片想象的空间。常常会臆测那之后男子是否寻到了“伊人”又或是“伊人”就此成为他心头的朱砂痣?不过想到若他真的追求到了“伊人”,其后的生活便与柴米油盐不可分,无端添了几分烟火气,令人心生遗憾。因而我反倒是不希望“伊人”被男子迎回家中的,诗毕竟是诗,与生活混杂也就不再浪漫了。没有结局的诗外,即使男子垂垂老矣,记忆中的“伊人”依然是行走在蒹葭中的美丽女子,而不是鹤发鸡皮的迟暮妇人,永不老去。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就这么伴着相思的歌谣长存于《诗经》的世界里,纯净无暇,令人心醉。

不愿把《蒹葭》硬生生分出字词句段去解读,因为在我心中,它始终如一幅画卷,完整,天然。就如悲剧永远比喜剧更能令人记忆深刻一样,《蒹葭》的魅力也是那一份若有似无的期待。秋水伊人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。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,亘古不变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
E.L.F. Sky

评论

© TweedyNateholic | Powered by LOFTER